玄菟明月网(原抚顺七千年网站)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  记忆   > 城市记忆

城市记忆

康庆山:清明故里祭祖话西天

2014-04-19 20:17 抚顺七千年 康庆山 1822
清明回故里祭祖是惯例还是习俗我说不清楚,不过我与杜牧同为游子,在外漂泊的滋味,感同身受。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晚年又回故乡抚顺。如果细数起来,我的故乡有:第一故乡,是我的出生地抚顺县马和寺村;

此文转自康庆山先生博客

 

 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  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---杜牧---

 

  杜牧的诗是说江南的清明时节雨纷纷,抚顺的清明用春寒料峭来形容可能更为贴切,先是3月下旬天气转暖,杨、柳枝泛绿,黄色的迎春花随风摇曳,小桃红绽放,春意浓浓。进入4月,一场寒流袭来,最低气温又回到了零下,最高气温也就在10度左右徘徊,寒气逼人,前几天脱掉的毛衣、毛裤又重新穿了起来。

 

  清明回故里祭祖是惯例还是习俗我说不清楚,不过我与杜牧同为游子,在外漂泊的滋味,感同身受。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晚年又回故乡抚顺。如果细数起来,我的故乡有:第一故乡,是我的出生地抚顺县马和寺村;第二故乡吉林省长春市、白山(原浑江市);第三故乡青海;第四故乡威海。1959年离开抚顺到长春上学,到2009年从威海回到抚顺整整在外漂泊了近50年。大概正因为我的故乡多次变换,我也就变成了无故乡的人,在外面时心系抚顺,回到抚顺又感觉我的心系远方,特别是青海;当我知道了康姓的渊源既有源于卫康叔,康叔后裔;更有源于康居国、康国的粟特后裔;源于匡改康的匡氏后裔;源于瓦剌后裔;源于满、蒙、瑶、土、羌、苗、白、朝鲜等少数民族。等牵挂大西北。

 

  我父亲是自五世祖由李二石寨东迁以来的长房、长子、长孙嫡传的第十代。先辈们,先是居住在抚顺兰山乡关家村,留下一处莹地,埋有五世祖至八世祖的祖坟;我的祖父十世祖搬至大东洲村留下莹地一处,埋有九、十、十一世祖;60年代末大东洲村建砖瓦厂占我家的坟地,大东洲的祖坟一分为二,哥哥把父、母亲的坟挪到高家街,祖父母和叔叔们的坟挪到了大西沟水库北侧。这样年年上坟就得连跑三处,连续跑三天上坟祭祖,辛苦自不必言。先辈们为什么不把祖坟集中到一处,只用一个“穷”字,就可概括,大概这正应了穷搬家富挪坟那句俗语。

 

  儿时家乡的丧事习俗比较繁琐,逝者刚一停止呼吸,室内的人忙着给他(她)梳洗打扮,穿‘装老’衣服;长子则要拿个梯子爬上烟筒面向西方呼喊父(母):“爸(妈)呀,西天大路啊!”这谓之指路,告诉逝者的游魂,去向西方;出殡的头一天晚上,要去土地庙报庙,那意思就是将逝者的户籍由阳间转移到了阴间,去向当然还是西方。我曾问过奶奶,死人时为什么都喊上西天大路,不喊别的方向呢?奶奶的回答,几乎就是答非所问。她说西天可好了,烧饼像车轱辘,韭菜比扁担还宽。我1965年后在西北生活期间扁担宽的韭菜没见过,西北的韭菜比内地的宽是实情;陕西就有锅盔像锅盖的说法,更不用说新疆的馕了。当然,2011年9月23日报道的且末县烤的囊直径达2.75米的报道那是后话。

 

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

标签:清明  故里  祭祖  西天 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