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谋生求职,只好申请冠姓改籍。
八、结语
以上以清代文献为据,对满人的姓氏命名系统的内容、特点、演变分七个方面作了初步考察。说明满人的姓氏命名系统,在内容上具有丰富多样、时间上具有流变性强、受汉文化影响强烈等特征。之所以形成如上特征,与满人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、社会发展的独特环境、外部条件的多样性、以及满汉文化日益陶融的发展趋向,是分不开的。同时应该看到,迟至清末,满人的姓氏命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特征。这不仅是满人有别于其他族人的一个文化符号,也是其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。
[参考文献]
[1]乾隆官修.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卷一0[M].杭州:浙江古籍出版社,2000:6803-6805.
[2]昭梿.啸亭杂录·宋人后裔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0:325.
[3]唐邦治.清皇室四谱卷二[M].上海: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,1923:20.
[4]弘昼,鄂尔泰,等.八旗满洲氏族通谱·陈善道传[M].沈阳:辽海出版社,2002年影印本.
[5]细谷良夫.歴史語言研究所所藏「已入満洲姓氏」檔案———包衣ニルをめぐって———[J].日本满洲史研究,2002(5):69.
[6]昭梿.啸亭续录·洛翰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0.
[7]弘昼,鄂尔泰,等.八旗满洲氏族通谱·正白旗包衣布舒库[M].沈阳:辽海出版社,2002年影印本:522.
[8]金毓黻.辽海丛书:第1集[M].北京:辽沈书社,1985.
[9]李洵,等.钦定八旗通志:卷首一二[M].长春: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4:251.
[10]吴振棫.养吉斋丛录[M].北京:北京古籍出版社,1983:3.
[11]奕赓.佳梦轩丛著[M].北京:北京古籍出版社,1994.
[12]谈迁.北游录·纪闻下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60:363.
[13]金毓黻.辽海丛书·雪屐寻碑录[M].沈阳:辽海出版社,2009.
[28]李洵,等.钦定八旗通志:卷首十一[M].长春:吉林文史出版社,2004:238.
[14]吴廷燮.北京市志稿·礼俗志[M].北京:北京燕山出版社,1998:150.
[15]崇雯.崇翰池年记:民国间稿本[M]//北京图书馆.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:第198册.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1:544.
[16]织田方.清国行政法[M].北京: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,2003:86-87.
[17]衡永,崇厚.鹤槎年谱[M].民国十九年(1930)刊本.
[18]北京图书馆.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·民族卷·图门世谱[M].北京: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2.
6 下一页 |
免责声明: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[ 举报 ] 投稿邮箱:fm684@qq.com |
Copyright @ 2011-2012 FS7000.com All Right Reserved 「本网站独立运行,与任何机构无关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