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菟明月网(原抚顺七千年网站)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  人物   > 当代人物

当代人物

安业兴: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文艺兵

2014-11-08 19:24 抚顺晚报 毛毳 记者 刘猛 2248
1964年,一部电影《英雄儿女》让王芳这个文艺兵形象深入人心,观众通过影片了解了战火纷飞中文艺兵的故事。10月22日,记者在东洲区搭连街道青鹭社区采访,遇见了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文艺兵,他用自身亲历为大家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……  ...
  安业兴: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文艺兵 图1
85岁的安业兴依旧活跃在基层文化团队里,体味夕阳之美。记者 刘猛 摄

  1964年,一部电影《英雄儿女》让王芳这个文艺兵形象深入人心,观众通过影片了解了战火纷飞中文艺兵的故事。10月22日,记者在东洲区搭连街道青鹭社区采访,遇见了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文艺兵,他用自身亲历为大家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……
安业兴: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文艺兵 图2  
  在老年艺术节上,安业兴正在化妆,准备登台表演。记者 刘猛 摄
安业兴: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文艺兵 图3
  在抗美援朝战场,安业兴(第二排左三)与战友们的合影。本人提供

  每逢周三,在东洲区搭连街道青鹭社区活动室内,爱好文艺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。在这些人当中,有一位鹤发童颜,精神矍铄的舞者,常常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,他就是85岁的安业兴老人。居民不仅赞叹他的舞技,对他的不平凡经历更是佩服。

  “入伍第一天,被宣传干事相中了”

  安业兴的家乡在铁岭市开原市(原开原县)。1948年10月,刚满19岁的他和伙伴们看到了解放军的征兵通告,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,他也想“扛起钢枪解放全中国”,随即报名参军。入伍的第一天,部队领导们来看望新兵,其中一位干部走到安业兴的面前,问了他籍贯、年龄、爱好等问题,就是这次简短的对话成了他军旅生活的转折点。

  “当上级领导走后,班长找到了我,对我说‘宣传队干事看你小子挺精神的,想让你去宣传队,想听听你的意见’。说实话,我参军的目的就想当兵扛枪,不愿意去宣传队,后来,在班长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,我终于想通了,一切听从党的安排,我就答应了,于是就成了东北野战军炮纵三团宣传队的一员。”安业兴回忆道。

  当时各种物资都很匮乏,文艺兵缺少演出的乐器和道具,大多时候都在空手表演。直到一年多后,解放长沙,宣传队才有了几个像样的乐器,不久安业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被评为优秀宣传员,1950年,得到了去炮政文工团系统学习的机会。

  同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安业兴和学员们被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所感动,安业兴多次要求上前线,去慰问我们“最可爱的人”。1952年,安业兴终于如愿,随着休整后的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。当时,安业兴已经具备了“一专、三会、八能”(一专是能吹小号;三会是会唱、会跳、会说;八能是打快板、写标语、编节目、教习唱歌、辅导文化、搜集先进事迹、修理演出设备、制作演出道具)的工作要求,来到朝鲜后,安业兴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宣传工作中。

  “在北纬38度线,我忘不了那碗白糖水”

  “我们经常是在战斗的间歇演出,条件十分艰苦,往往一堆弹药箱或者是两台卡车就是一个舞台。那时战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开始,空袭来得突然,演出中断是经常的事,但是无论怎样紧急,一旦空袭来临,所在部队领导都会下一道命令:‘注意隐蔽,保护宣传队的同志!’这句话现在还常常在我的耳边响起……”

  北纬38度线,是两军对垒的最前沿。1953年元旦前,为了给坚守在最前沿的战士们祝贺新年,安业兴和队员们接到演出任务,到那里去慰问演出。那天天气异常寒冷,安业兴和队员们在紧张的气氛中,猫腰在战壕中行进,为坚守在那里的战士们尽心地表演快板、小号乐、大鼓,歌曲在寒冷的阵地中不时响起。

  “我们的演出非常受欢迎,每在一个坑道演出后,战友们都会给我们一些礼物,有罐头、有糖块、还有压缩饼干。可是那个时候前线的条件十分艰苦,我们的主管领导一再叮嘱‘不能吃战士的食品,不能拿战士的东西。’当然,就是领导不说我们也不忍心,因为前线战士才是真正的英雄。不过那天实在是太冷了,在我们演出后,几乎每个坑道内的战士都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糖水,他们真挚的眼神我现在都忘不了……”说到这儿,老人的眼中泛着泪光。

  “因为一副眼镜,险些没躲过轰炸”

  1953年1月,朝鲜白雪皑皑。载着安业兴所在宣传大队的两辆卡车在雪路上行进,途中安业兴前一辆车突然陷住倾斜,车上队员也都被甩出车外。

  大家下车一看,原来前一辆卡车陷在敌军空袭留下的弹坑里,一些宣传队员受了一些轻伤。等大家把散落在雪地里的乐器拾回后,看到一位姓王的干事在雪地里摸来摸去,原来他是高度近视,在找甩掉的眼镜。于是大家在雪地中帮忙寻找,找到眼镜后,大家上车继续行进。正当大家在车上有说有笑地调侃王干事丢眼镜的事儿,突然,敌军战机来袭,投弹地点就是刚才大家给王干事找眼镜的附近。这下,让严冬里的队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!

  “连说带比划,找到了休整部队的房子”

  除了演出,文艺兵有时还要担当其他任务,其中“八能”中就有对文化的要求。1953年,安业兴下派到志愿军炮一师独立高射炮营二连。有次他们被调遣到朝鲜半岛西海岸进行防御,由于翻译因故没有赶到,因语言不通,始终无法跟朝鲜当地居民交流,而此时部队急需空房子来休整,于是安业兴费尽周折找到了村长,就会说几个朝语单词“友谊、好、房子等”,经过一番连说带比划,上了年岁的村长总算明白了大概意思,帮助部队安顿下来。安业兴每当说起这段趣事时,总是调侃自己:“我这翻译当得都赶上半个力工啦!”

  年过耄耋,文艺仍是他的最爱

  10月22日,是记者采访安老的日子,也是安业兴当时从朝鲜回国的日子。在尽享和平的幸福时光中,文艺始终没有离开他的生活,而舞蹈是他的最爱,在今年举办的老年艺术节舞台上,安业兴参加了舞剧《红军情》的演出,他的独舞《掀起你的盖头来》,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。如今年过耄耋的他,依旧活跃在基层文化团队里,体味着夕阳之美……(毛毳 记者 刘猛)

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

标签:安业兴  抗美援朝  文艺兵 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