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菟明月网(原抚顺七千年网站)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  记忆   > 网友记忆

网友记忆

《龙凤旧事》之嘴馋有“福”

2014-12-23 09:19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1842
小时候特别馋,看到好吃的就咽口水,变着法想弄点好吃的。“合社”离家都很远,龙凤员工街有一个小“合社”,矿前有个大“合社”。“合社”就是现在的商店、超市。“合社”究竟是“合作社”的简略,还是日本话,说不清...
《龙凤旧事》之嘴馋有“福” 图1

五十年代供销社(资料图 来自网络)


  小时候特别馋,看到好吃的就咽口水,变着法想弄点好吃的。“合社”离家都很远,龙凤员工街有一个小“合社”,矿前有个大“合社”。“合社”就是现在的商店、超市。“合社”究竟是“合作社”的简略,还是日本话,说不清。


  但那时候有好多日本话在用,如“瓦斯”“嘎斯”“娃喽”(阀门)不知道是不是。走街串巷卖“吃货”的也有,像摇着拨浪鼓卖针头线脑的,挎个筐卖“糖和面”的,推辆小车卖驴肉火烧的,晃个铃铛卖酱油、醋、青红方的,扯着嗓门喊卖豆腐的等等。小孩子都竖着耳朵听,只要门外一有动静,就蹽出去,看看卖的什么“吃货”。但如果买个肉菜瓜果、针头线脑等生活日用品,都要到“合社”去。

  要临时“答兑”小孩子的哭闹,就要去电车站附近的小卖铺。这个小卖铺在通往矿前的东西街上,离小医院不远,刚解放的时候或者解放前就有,是私人开的,后来就公私合营了。有个老王太太是个头。小卖铺卖的主要是食用品,也有少许日用品,油盐酱醋茶、酒肉蛋果鱼,针头线脑,纸墨笔砚等等,挺全和。酒都用大肚子坛子装着,上面盖一个红布包着的盖子,酒味扑鼻,酱油也是大缸装的,小铺里酒味、酱油味、腐乳、臭豆腐味、水果味、雪花膏味,五味杂陈,挺好闻的。孩子一闹,大人拎着孩子的胳膊就奔小卖铺。一毛钱可以买十块糖,或是“螺丝转儿”,或是橘黄色的“橘子瓣儿”,或是红白相间的“西瓜糖”,几分钱买几个糖球,心情好还可以给你买几块“棒棒糖”,立马就可以堵住裂的像小瓢似的嘴,哭声转眼变成了“嘎嘎”的笑声,还吹出两个大鼻涕泡。要知道这不是悬,不是一哭就会有糖吃,大多数挨的是呵斥或巴掌,没人惯你这毛病。也许会有人说:孩子哭就给买点儿吃的呗!都是这么想,可钱在哪儿?每家都紧挨肩好几个孩子,买不起。

《龙凤旧事》之嘴馋有“福” 图2

  刚解放的时候大人在矿里工作是挣工分,到月底按工分发粮食,真没有零花钱,不是大人们心狠。无论孩子多少,都是爹妈的心头肉,但凡有办法,能让孩子撒泼打滚、呜嚎喊叫吗?

  我们家的条件略好,好在爷爷不在矿里工作,每月都有现钱进账,但也是紧紧巴巴,到了一九五七年,我们家四世同堂。我太爷、爷爷奶奶,爹妈,我们兄妹五个,共十口人。我太爷那时候六十多岁,身体很硬实,就是瘸(年轻时赶马车,马毛了,车轱辘从大腿根压过致残),主要任务就是看着我们。一个瘸老头,要对付几个猴精八怪的小崽子,一天恨不得要去小卖铺多少趟。兜里的几个“压腰”钱儿,都“填还”我们了。

  爷爷那时候在市工业局供销科工作,经常外出,搁北京一回来,我们总是先把翻旅行袋儿翻个底儿朝上,来个大搜查,找好吃的,除了给我们每人几块糖和几块饼干后,给太爷买的什么北京果脯、京八件儿、稻香村的翻毛点心、芙蓉糕、葱花月饼等点心,奶奶都非常精心地用一个小坛子装起来,用牛皮纸封好,扎紧,放在太爷住的小床底下,方便太爷随时取用。

该文章所属专题:王维俊专栏

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

标签:龙凤旧事 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