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菟明月网(原抚顺七千年网站)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  记忆   > 城市记忆

城市记忆

爬到树上去读书

2015-01-02 10:57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259
“文革”前,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当年那个穷山沟里,足可以顶半个劳动力了。特别是那些老的老、小的小,人口多、缺劳力的家庭,更是盼苗吐穗般地盼着男娃们快点长大,好早点儿干活挣工分,为家里做点贡献,来减轻一些家...
爬到树上去读书 图1
(图为作者在井冈山毛主席旧居“读书石”旁留影)

  我的童年是在抚顺县关门山(现救兵镇关山湖)长大的。

  “文G”前,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当年那个穷山沟里,足可以顶半个劳动力了。特别是那些老的老、小的小,人口多、缺劳力的家庭,更是盼苗吐穗般地盼着男娃们快点长大,好早点儿干活挣工分,为家里做点贡献,来减轻一些家庭负担。

  我的童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四世同堂、十口人的大家庭里。爷爷、奶奶和太爷年迈体弱,都已丧失劳动能力;几个弟弟妹妹又小,父母亲年复一年地、没白天没黑夜地干,到年底还是欠生产队的口粮款。爷爷奶奶常常唠叨:“等咱大孙子长大就好了!”

  也许是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吧。那时的我,当看到弟弟妹妹们过年时,因分的橘子瓣大小不均而争吵时、看到父母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唉声叹气时、看着几位老人把仅有的一碗干饭推来让去的时候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便暗暗地下了决心:等长大了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!

  那时,我正在本村小学读书。每天一放学,扔下书包,就帮奶奶整理屋里屋外、烧火做饭;要么就去喂猪喂鸡、照看幼小的弟弟妹妹们。再大些,便跟上大人上山砍柴、下地除草,或者到野外放猪、采野菜、挖草药什么的。成了大人们的一个得力的帮手。

  好在父母们是作教育的出身,深知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,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供我们读书。不若某些乡邻,早早就让孩子们辍学,扛着比自己还高一头的锄头下地,去挣那“三等”工分。即便这样,我除了在村小学每天上几节课以外,回家后哪里还有读书学习的份儿?那小小的农家庭院里,有着永远也干不完的活儿。每天等猪鸡入圈、柴水备足,早已是掌灯时分了。不等你写完作业,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早已发出了鼾声;我这里也就只好蹑手蹑脚地熄灯上炕,也正好节省了电费。

 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,尤其爱读小说、故事等文学作品。为了能挤出时间多读些书,我对语文、算术等主课,都采取利用自习和课间休息的时间早学一步,然后把书后的习题全部做完的方法。等老师讲课时,如果我已经会了、懂了,便用教材挡着,偷偷地看小说。这样,回家也不用做作业了,腾出时间好去阅读同学之间互相串换的新书了。

  那时,家长们是反对我过多地读课外书的,怕影响学习和耽误干活。其实,我惦记着小说里未尽的故事情节,恨不能一下子把应学的早点学会、把该做的零活一下子全都做完,反倒促进了学习和干活。各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排在前面,也经常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奖。

该文章所属专题:徐洪专栏

      徐洪,(1956-2023)  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。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、市邮协秘书长、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、县关工委副主任等。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、散文等文学作品,现为辽宁省作家、集邮家。
标签:爬到树上  去读书 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