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文刊载在《中国考古集成》[东北卷·元明清] (1997 孙进己 主编) 文章在电子转换过程中或有文字错误,注释部分省略。引用请参考原文。
在半个多世纪的清开国史上,后金国都城从最初的弗阿拉到赫图阿拉、界凡城、萨尔浒城、辽东城(辽阳),东京城和沈阳城凡七次迁徒。这些都邑的迁徙原因何在?经营、面貌如何?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,参考前人有关研究成果,并结合实地踏查,对上述问题做一粗浅的叙述。
一、费阿拉城
佛阿拉城遗址
费阿拉汉意为“旧冈”或“旧城”。此处是努尔哈赤远祖建州左卫酋长董山的营地,明人称它“虎城”、“建州老营”,是明朝“岁取人参松子”之处。成化三年明朝因董山经常拥众作乱犯侵辽东,诱其至广宁杀掉。同年九月明军五万分路至此“焚其巢寨,房屋一空”,‘斩首六百有奇”,董山余众多“奔深山藏匿”。成化十五年明朝再派大军至此“捣巢”。经此数次洗劫,此城遂废。这是后人所以称其为“费阿拉”的历史缘故。费阿拉城址在今天的新宾县永陵镇二道河子大队南山上,北距永陵镇十五华里,当地人称老城沟、帽圆子(从远看它如同一顶圆圆的帽子)。此处四面环山两面环水,从军事角度看,这里确是一处能攻易守的藏兵重地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[ 举报 ] 投稿邮箱:fm684@qq.com |
Copyright @ 2011-2012 FS7000.com All Right Reserved 「本网站独立运行,与任何机构无关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