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还记得商品凭票供应的票证时代吗?
2015-05-03 20:59 抚顺七千年 翟志波
2086
今天的年轻人,无论如何也是体会不到计划经济供给制下的生活有多么的捉襟见肘,那是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,从吃的米、油、蛋、肉、菜,到穿的衣裤、鞋袜,以至于锅碗瓢盆都定量供应,凭票购买...
今天的年轻人,无论如何也是体会不到计划经济供给制下的生活有多么的捉襟见肘,那是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,从吃的米、油、蛋、肉、菜,到穿的衣裤、鞋袜,以至于锅碗瓢盆都定量供应,凭票购买。
供给制的产生,源于建国初期的物质匮乏,具体地说就是对市场上的部分商品实行凭票供应。当然享受这一政策的只能是拥有城市户口的人们。
1953年,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启动,全国很多城市开始了粮食计划供应。后来,其他关乎民生的商品也开始了凭票供应。每当一年之初,一些城市居民委就会把户口收上去,随后发下来诸如粮票、煤证,布票、肉票、豆腐票、副食票等花花绿绿的票证……
那时,每月供应的口粮都是固定的。高粱米、小米、玉米、玉米面和各种豆类等被叫作粗粮;面粉和大米则谓细粮。一般规定,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分三级:最高每月23公斤,最低20公斤。轻体力劳动者分四级,最高每月19公斤,最低每月14公斤。机关干部、店员等分三级,最高每月16公斤,最低14公斤。大中学生分三级,最高每月18公斤,最低每月16公斤。1965年,城市供应面粉每人每月4公斤,大米1公斤。县城供应面粉每人每月2.5公斤,大米0.5公斤。
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,对工矿等一线重体力劳动者的口粮定量压得过低,几乎使得那时人人都面有菜色。有19个工种月口粮定量平均标准由22公斤压到20公斤,工人吃不饱是常事。对中学生口粮定量标准也压得过低,由月平均定量17公斤压到15公斤,处于生长发育的学生每天饿得腿发软,很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。
上一页1
免责声明: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标签:商品供应
- 上一篇:李香兰回忆在抚顺渡过的少年时光
- 下一篇:抚顺早期产业工人的悲惨处境
相关文章
-
05-03带抚顺炭矿标的铁手提保险铁箱
-
05-031964年抚顺市群众演唱革命歌曲广播比赛
-
05-03《龙凤旧事》之中学时代(续五)少年之惑
-
05-011949:一首赞美抚顺劳模的诗歌
-
05-01劳模群体折射时代特点
-
04-30银幕上那些永远美丽的“花儿”
-
04-29王维俊:“少性”的老队长
-
04-25银幕上那些经典的“坏蛋”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