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敏: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经过(3)
2015-05-05 18:46 抚顺七千年 纪敏
5801
学雷锋纪念日之来历,与“雷锋现象”产生的历史背景 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主席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,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解放日报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等报刊发表,至今已有44个年头了。据我1990年采访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社前总编辑邢方群等了解到,毛主席的这一题词,原本是应该杂志...
访问邢方群及毛主席秘书林克
1990年8月,我们来到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社。因为有宋廷章的引荐,很快找到邢方群老总编。邢老虽古稀之年,满头白发,但身体尚好,言谈思路清晰。当说起1963年3月2日,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特刊首次刊登毛主席手书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之事时,邢老兴致勃勃地谈道:“此事虽已过去27年,但事关重大,至今仍然记忆犹新。”接着他介绍了当年该杂志社,面对首都各大报突如其来的宣传学雷锋之声势,以及杂志社内部的一些反应,深感内外“压力”很大。于是,便在1963年2月11日,由他主持,紧急召开了一次编委扩大会议。
邢老说:“这次编委扩大会议作出的几个重大决定,都非常及时和重要。第一,由我负责,分别给毛主席、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写信,请求为学雷锋题词,或者写诗,作文等。第二,决定把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第5期和第6期合刊,出‘学习雷锋专辑’。第三,立即派记者深入雷锋生前所在部队,深挖雷锋成长过程与基层最初开展学雷锋活动等方面的细节。”邢老继续说,“因为《中国青年》杂志是个半月刊,在宣传规模和速度上比不了首都各大报,我们只能在宣传深度、高度和声势上下功夫,力求做到后来居上。”
关于毛主席手书题词的相关细节,邢老说:“说实在的,我是用毛笔在直行红格信笺上,工工整整地给毛主席写请求信。可是,当2月15日派人把信送到中南海之后,我心里就犯了嘀咕,心想,毛主席工作那么忙,能答应我们的请求吗?但转念又一想,毛主席一向关心青年,热爱青年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毛主席曾为年轻的刘胡兰烈士,写下‘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’8个大字。现在,在和平建设时期,雷锋的模范事迹又这样突出,雷锋还在他写的日记里充满了对党真挚的感情,相信毛主席很可能会为学雷锋写题词的。”
我问:“您知道,毛主席的题词,又是怎样写出来的?”
邢老笑笑说:“说起来,当年我们也是急于想知道毛主席能不能写题词,以及怎样写题词。这期间,我们曾向毛主席办公室挂了两次电话询问。一次是我打的电话,一次是我让别人打的电话。记得接电话的是毛主席办公室工作人员叫林克的。他第一次答复:信收到了,主席看过了,没有表示态度。我一听‘没有表示态度’,说明主席正在考虑,这足以让我们振奋了。过了几天,我们又打了一次电话询问。回答是:‘主席已决定为你们写题词。’听到这一回答,编辑部的同志都更加兴奋。于是,我们又接着请主席办公室的同志转告毛主席,《中国青年》‘学习雷锋专辑’准备3月1日出版,付印时间是2月26日,请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写好题词,因为印刷还要有近一周时间。2月22日下午3点,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,好消息果然从中南海传到了《中国青年》编辑部。毛主席办公室工作人员说:‘主席为你们的题词已经写好了,请派人到中南海西门来取。’当时,编辑部年轻的摄影记者兼通讯员刘全聚同志,立即骑上摩托车,向中南海奔去。几十分钟后,毛主席书写的‘向雷锋同志学习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,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。这时,全杂志社轰动了,团中央机关也轰动了……”
听了邢方群的回忆,我又进一步询问:“当年,毛主席为什么只写‘向雷锋同志学习’,而不写向雷锋学习什么呢?”
邢方群回答说:“这个问题,我就说不清楚了。你想问个究竟,最好去找当年毛主席的秘书林克。林克同志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,我有他住宅电话。你同他联系看看。”
3
免责声明: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- 上一篇:李香兰回忆在抚顺渡过的少年时光
- 下一篇:你还记得商品凭票供应的票证时代吗?
相关文章
-
03-17尉常荣:抗日英雄杨俊恒传略(五)
-
03-10尉常荣:抗日英雄杨俊恒传略(四)
-
03-08徐洪:学雷锋的十五个之最
-
03-06王尧:光阴里的老物件
-
03-03尉常荣:抗日英雄杨俊恒传略(三)
-
02-25复州的名字来自扶余
-
02-25皮口名字的由来
-
02-24尉常荣:抗日英雄杨俊恒传略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