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菟明月网(原抚顺七千年网站)
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  记忆   > 城市记忆

城市记忆

纪敏: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经过(7)

2015-05-05 18:46 抚顺七千年 纪敏 5801
  学雷锋纪念日之来历,与“雷锋现象”产生的历史背景  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主席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,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解放日报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等报刊发表,至今已有44个年头了。据我1990年采访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社前总编辑邢方群等了解到,毛主席的这一题词,原本是应该杂志...


  在获得以上有关资料之后,我们想起还有一个重要环节的史料尚未“挖掘”,这就是《解放军报》编辑部。 

  可是,当我们向《解放军报》社和总政机关有关部门同志询问27年前发生的这一事情时,他们都回答:“不清楚”。后来,在军报社找到了一位已离职多年的老同志,他说:“最有资格回答当年这一段史实的,就是目前尚健在的《解放军报》社前任副总编兼总编室主任吕梁同志,因为军报首发中央首长题词那天,正是吕梁同志值夜班。”但吕梁因突患脑血栓病症,在北京301医院住院。无奈,我们只能设法找到了吕梁的秘书。在电话中这位年轻秘书回答得非常干脆:“……我们首长病情很严重。这几天,病情虽说有些好转,每天还在打点滴。说话都非常吃力,请他写文章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!”怎么办?只能怪我们“抢救”史料来晚了一步。 

  大约是1991年1月中下旬的某天中午,我忽然接到从北京301医院打来的电话,这是吕梁的秘书。他急忙忙地说道:“首长知道了您请他写文章的事,他并没有作任何表示。最近,当他打完点滴后,就向我要笔和纸。我问他:‘你要写什么?’他说:‘约我写关于总理的事,我脑子出血也要写。’我说:‘您病情刚好转,再动脑有危险。您若想写,可以一天讲一小段,我给您记。’首长说:‘不行。是写总理的事,必须我亲自写,谁也不能代笔。’就这样,他想了很长时间,也写了很长时间。手指还颤动,有些字,你们也可能看不清……” 

  听了吕梁秘书的陈述,我深受感动。因担心出版社已经开机印刷了,忙问:“吕梁同志写了多少字?”秘书答:“大概有600多个字吧……”我又说:“好在字数不多,邮寄也来不及了。可否你现在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念,我这边记录。然后,将编辑过的打字稿,再寄给吕梁同志审定?”秘书同意。 

  当我们把记录下来的624个字的文稿,急忙送到沈阳白山出版社时(当时《回顾学雷锋活动的起源和发展》一书已在这时发排),责任编辑李之熙说,该书有些文稿已在排印之中。因而,吕梁的文稿是最后插入书稿中去的。 

  吕梁的文稿这样记述: 

  “……在周总理的题词即将见报前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,解放军报社两位领导同志从中央军委礼堂打来电话对我讲:周总理正在这里参加晚会,总理对他们(注:指对军报领导同志)说,他为学雷锋题词拟了四句话:‘向雷锋同志学习,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,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,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,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。’总理说,他感到第四句还需要斟酌,希望能像前三句一样(“憎爱”、“言行”、“公私”),把矛盾的两个方面具体表述出来,要求军报的同志帮他推敲修改一下。因为时间紧急,要我在一个小时内提出修改意见。我连忙召集夜班的同志们研究,大家想了好几个修改方案,经过反复比较,感到所有方案都不理想,没有达到总理预期的要求,我也深感惭愧。 

  “此后,每当我重读周总理的这一题词,都不仅感到题词的内容深刻、具体,而且,总理的那种字斟句酌的严谨精神,虚怀若谷、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,每每都浮现在我的面前,给我以教育和鞭策。” 

  1991年2月,《回顾学雷锋活动的起源和发展》一书,在白山出版社终于顺利出版发行了。 


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,一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,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,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。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