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:王维俊专栏
-
[23]龙凤矿走出的最著名的国画家——宋宜春
宋宜春,1944年生,字一邨,号八石,研究馆员。先后于鲁迅美术学院、中国画研究院进修学习。得李可染、...
标签:宋宜春 龙凤旧事 -
[22]龙凤矿最早的业余剧团——茨沟业余京剧团
据有关资料记载,早在30年代,在龙凤的茨沟地区就活跃着一支业余京剧团。那时候的矿工大多来自关内,带来...
标签:龙凤旧事 京剧 -
[21]龙凤最老的地面隧道——电车洞子
现在这里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样子,变成了一个储煤场。电车洞子的北出口,已经荡然无存。看不出一点痕迹,我真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王维俊:下乡日记摘抄
我们当时在农村,消息封闭,当年8月份在回抚期间,看了电影《打到新沙皇》后,写了一首“诗”,聊以寄怀。...
标签:知青 -
王维俊:带着口粮回家过年
近几天我翻检书箱,偶尔翻出来我在下乡时候的一本笔记本,是从1970年元月开始记的。看了看,挺有意思。...
标签:知青 -
[20]龙凤地区80年代最集中开发的楼群——十栋楼
龙凤地区的楼房很少,50年代的时候,也就员工街一代有十几栋两层的小楼,都是日伪时期留下来的。还有几栋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9]龙凤矿最早出国考察的工人工程师——金永清
1958年秋,他奉命支援新区建设,到铁法矿务局任大明矿采煤区长。当时政治运动频繁,他被定为“阶级异己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龙凤矿最有名的大井检修木匠——周凤昌
1918年,16岁的周凤昌就到了龙凤采炭所,当上了一名木匠小工。木匠小工不好当,要想学手艺,先要学会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7]龙凤地区最早的中学——抚顺第十六中学
什么东西也不会永远存在,也不会永远消失。曾经的十六中完成了她的光荣使命,使命的光荣让多少学子会把她永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6]龙凤最出名的小学——龙凤矿子弟小学
龙凤的朋友们看了这个题目一定会有疑问,龙凤矿子弟小学怎么会最出名?是它建校的时间早,还是学校的规模大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5]龙凤最早的职工技术学校——龙凤矿中
为了考察龙凤矿中的旧址是否还存在,近日我和朋友又去看了一下。据他说这个学校三年前就由个人承包,改建成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4]龙凤最早的职工业余疗养院——三宿舍
到了2004年龙凤棚户区改造的时候,这里也没改造,还是那个老样,照比新盖的楼房显得有些破旧。但住在那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3]龙凤地区最大的托儿机构——员工街幼儿园
龙凤的这个幼儿园存在了50多年,不少孩子都是在这里度过了幼年时代。我家兄妹五个都是在这里度过幼年时代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2]龙凤地区最大的俱乐部——矿俱乐部
1999年龙凤矿破产后,大俱乐部也卖给了个人。好像在搞什么货物的批发。破破烂烂造得不成样子。去年年底...
标签:龙凤旧事 -
[11]龙凤最早的职工食堂——大食堂
《龙凤旧事》之龙凤之最(十一)龙凤最早的职工食堂——大食堂凡是龙凤矿的工人,不管你是井下的、井上的,...
标签:龙凤旧事